跳到主要內容區
:::

校長室

東新國小校長
東新國小校長

 個人簡介 
一、姓名:沈秋宏 性別:男
二、出生地:台灣省台中縣
三、住址:臺中市東勢區東新里東蘭路1之1號
四、電話:(04)25881083#700
五、EMAIL: shen@tc.edu.tw

 

 學經歷簡介 

【一、學歷】

  台中師專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碩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

 

【二、現職
    臺中市東勢區東新國民小學校長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三、經歷】
(一)台中縣東勢國民小學科任、導師、組長、主任(78-99年)
(二)臺中縣東勢鎮石角國民小學校長(99年)
(三)臺中市東勢區石角國民小學校長(100-103年)
(四)臺中市東勢區成功國民小學校長(103-107年)
(五)臺中市東勢區東新國民小學校長(107年~)
(六)臺中市國小自然科輔導團副總召
(七)臺中市國小防災輔導團副總召
(八)臺中市午餐輔導團總召學校
(九)臺中市國小校長協會總幹事、理事、副理事長

 

【四、校外服務】

2025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及主任候聘人員甄選口試委員
2025 清華大學師培中心實習學生模擬口試(小教類科-評審委員)
2024 臺中市午餐輔導團訪視委員
2024臺中市客委會東勢新丁粄節客語歌曲創作徵選評審委員
2024 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甄試複試委員
2024 清華大學113學年度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甄選(小教)面試委員
2024 臺中市客委會客家文庫專書出版-兒童繪本審查委員
2024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及主任候聘人員甄選口試委員
2024 臺中市客委會及東勢區客庄文藝復興計畫審查委員
2023 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甄試複試委員
2023 臺中市午餐輔導團訪視委員
2023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及主任候聘人員甄選口試委員
2022高師大客家所及高師大客語教學語言研發中心客語交流演講
2022「臺中市沉浸式客語教學師資培訓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評選委員
2022 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甄試複試委員
2022 清華大學教育實習學生口試評審委員
2022 彰化縣國民中小學第21期校長及第22期主任候聘人員甄選口試委員
2021朝陽科技大學客語薪傳師研習講師
2021 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甄試口試委員
2020 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甄試複試委員
臺中市國中、小防災輔導團訪視委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小學校長主任甄選班講師
2015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考試體育組試教委員
2012-2013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精進方案諮詢委員

 

【五、獲獎榮譽】

(一)113年度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二)111年臺中市優良教育行政人員
(三)111年度臺中教育大學傑出校友
(四)111年度臺中市推展客家文化有功人員
(五)110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計畫優良課程教學方案全國優等(獎金五萬元)。
(六)榮獲110年度「獎勵推動客語教學語言學校實施計畫」全國績優學校(獎金20萬元)。
(七)109年度全國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低年級-客家戲劇組) 全國第一名。
(八)108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計畫優良課程教學方案全國特優(獎金十萬元)。
(九)107年臺中市優良教育行政人員
(十)東勢鎮優秀青年
(十一)東勢國中傑出校友
(十二)東勢國小傑出校友

 

【六、期刊論文】

沈秋宏、沈芷嫣、蔡金田(2025)。學校領導者社會行為能動性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56,30-54。
沈芷嫣、沈秋宏、蔡金田(2024)。逆境領導的內涵與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154,159-182。
蔡金田、沈秋宏(2024)。科技領導、數位教學與學習成效之理念與分析。元華文創。
沈秋宏(2024)。國民小學客語教學適性學習之理念。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語教學語言研究發展中心(主編),國小客語教材教法手冊(76-90頁)。
沈秋宏(2024)。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楊金君、沈秋宏*、蔡金田(2023)。應用R語言文字探勘技術進行教育研究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43,120-150。
沈秋宏、沈芷嫣(2022)。國民小學實施課程標準時期教育領導研究趨勢之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5,1-33。DOI: 10.7038/JETP.202206_(45).0001
釋淨如、沈秋宏*、蔡金田(2022)。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期間教育領導趨勢之探究—應用文字探勘技術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138,74-104。
沈秋宏(2021)。從荀子語言哲學觀點論雙語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2),43-54。
沈秋宏(2021)。教育機器人在未來教育中的應用與挑戰。學校行政雙月刊,136,137-163。
沈秋宏、翁福元(2021)。臺中市國際教育推動之困境與因應策略—以一所國小為例。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5),159-194。
沈秋宏(2021)。後疫情時代學校組織溝通與組織氣氛關係之探究。第五屆臺灣教育哲學學會論壇暨「後疫情全球化時代的教育哲學理路」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沈秋宏(2021)。學校推動校訂課程結合「客語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臺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十二年國教之挑戰與創新」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沈秋宏(2021)。COVID-19大流行對臺灣國際高等教育留學生流動性的影響--來自越南學生的觀點。學校行政雙月刊,134,94-117。
沈秋宏(2021)。學校型態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辦理之困境與因應策略--一所學校的個案研究。南投文教,38,54-64。
沈秋宏(2021)。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偏鄉公立小學轉型公辦公營學校型態實驗小學之探究—以臺中市東勢區一所小學為例。東海大學 2021 第十三屆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素養導向教學的下一個里程碑」。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沈秋宏(2020)。「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學習方案:校長的教學領導作為。第十屆教育政策與行政前瞻發展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沈秋宏(2020)。國民小學「非山非市」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之困境與因應策略。2020聚焦於真實教與學論壇。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呂香珠、陳麗文、沈秋宏、高文揚、程一雄、林峰樟(2012)。非肥胖成人減重兩公斤後對胰島素敏感性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6。
呂香珠、沈秋宏(2009)。非肥胖者減重兩公斤後對提昇胰島素敏感性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之血液生化值的影響。運動生理與體能領域學術研討會。
沈秋宏(2008)。非肥胖者不等程度減重對提昇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沈秋宏(2007)。第一屆台中縣客家復古連動大會在 “東勢” 之歷史探源。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135-144。
沈秋宏(2006)。質性及量化體育研究方法之初探。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106-117。

 


 我的辦學理念 
 教育是幫助孩子找到潛能發展的機會 
 學校責任是協助孩子重塑自信與希望 


★★★一、前言 : 開拓教育新紀元—前瞻、專業與態度★★★
春風化雨育萬物,是天地之德惠,是造物者的恩澤,更是教育工作者誨人不倦的終極關愛。教育是一種善意的價值導向活動,同時也是潛移默化的心靈治療工程,藉由「教」與「育」的歷程,使學生能夠青楊生華獲得振振成果進而提昇自我的過程。教育是實踐人生理想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尤其在國民小學紮根的階段,幫助兒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發展,使其身心潛能充分的發揮,奠定追求新知的基礎和服務貢獻社會的能力。
隨著新世紀的來臨,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與社會變遷的壓力,校長更應以新思維實踐教育愛,以嶄新、前瞻與務實的作法來辦學。德雷莎修女曾說:「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而教育工作就是愛的工作,身為校長要能夠體察學生的需求,時時刻刻抱持著「學生第一」的理念,勇敢的承擔責任,當教育工作者充滿了愛與責任,學校教育品質就會提高,才能保有國際競爭的優勢,因為個人深信「教育決定國家的未來,你我決定國家的教育」。

 


★★★二、個人辦學理念★★★
帶好每一位學生(養樂多學生)
:涵養品德、扶助弱勢—開啟行善之門
:快樂學習、迎向國際—實踐高峰經驗
:多元智慧、適性揚才—啟發未來大能力

 


★★★三、建立永續經營GOLF(高品質)的學校★★★
G:Green    :永續校園—以品格為本閱讀為輔,永續國際教育與客家文化
O:Oxygen  :活力校園—廣設多元學習社團,培養健康活潑的孩童
L:Light     :開明校園—異中求同化解歧見,凝聚組織向心力
F:Friendship:友善校園友善校園—激發教師家長熱忱,營造和諧溫馨氣氛

 


★★★四、學校經營的主軸★★★
學校願景:感恩、積極、創新、深耕本土

 



 目標:                                            
創造學習意義,強化自我認同,營造積極快樂。
培育全人教育,孕育完善人格,養成感恩師長。
建構多元環境,探尋心靈智慧,發展創新創客。
深耕客家人文,孕育藝術人才,傳承本土文化。


(一) 培育全人教育的學校—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習無藩籬,力求社會公平正義與教育機會均等,培養世界公民,養成感恩人格。
(二) 營造積極快樂的校園氛圍—讓孩子瞭解、認識學習的真諦,進而積極奮發投入學習,創造高峰經驗,強化自我認同。
(三) 建立教師品牌與形象—教師具有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競爭能力、特有魅力—要不斷的體認、學習,建構學習型組織。
(四) 強化學校行政效能—運用組織再生能力,突破可能的窒礙和屏障,在混沌中帶給學校無限的可能,縮短學生成就差距。
(五) 增進學生創新多元的學習—教育為心靈治療的工程,將以學生多元智慧為基礎,透過多元學習有系統的知識,建構創新創客的學習體系。
(六) 營造好鄰居友善客家社區—學校為社區文化精神堡壘,結合、分享學校與社區資源,配合學校本位與客家文化意識總體營造,建立生命共同體。